通篇文学

字:
关灯 护眼
通篇文学 > 三国:昭烈谋主,三兴炎汉 > 第402章 李翊:哭?哭也算时间哦

第402章 李翊:哭?哭也算时间哦

第402章 李翊:哭?哭也算时间哦 (第1/2页)

腊月廿九。
  
  徐州下邳城张灯结彩,年节气氛正浓。
  
  忽见北方烟尘大作,两支大军如黑龙般席卷而来。
  
  城头守军尚未反应过来,青徐军臧霸与河南军高顺已各率五千精兵控制四门。
  
  “奉相府令!全城戒严!”
  
  传令兵纵马驰过街道,百姓纷纷避让。
  
  许耽、章诳闻讯急至城门。
  
  只见姜维玄甲白袍,正指挥士卒张贴告示。
  
  “姜将军这是何意?”
  
  许耽强作镇定,然心中已扬起一股不详的预感。
  
  “年关时节率大军入徐,莫非是要与徐州百姓过年不成?”
  
  姜维冷眼扫过二人,自怀中取出相府令牌。
  
  “某奉李相令,查办徐州官员私通鲜卑、走私军供一案。”
  
  “二位大人,请吧。”
  
  章诳面色骤变,急道:
  
  “将军莫要血口喷人!”
  
  “血口喷人?”
  
  姜维挥手,士卒抬上十口木箱。
  
  “此乃辽东查获的账册、货单,经手人画押俱在。”
  
  “需要本将军当众念一念么?”
  
  许耽身躯一震,踉跄后退,面如死灰。
  
  章诳瞪大眼睛,长叹一声:
  
  “早知当时贪得无厌,必有今日。”
  
  “带走!”
  
  姜维厉声道:
  
  “另传相府令:徐州刺史暂行羁押,所有公文皆送本将军处过目!”
  
  相府方面,在查清楚辽东走私案的具体细节之后。
  
  立马下令让姜维负责逮捕徐州相关涉事人员。
  
  为了配合姜维工作,相府还专门下令让青州军、河南军出面配合。
  
  在过年之前,进入徐州。
  
  而姜维在收到洛阳的最高指示之后,也是雷厉风行。
  
  立马逮捕了相关涉事人员。
  
  并第一时间免了徐州刺史的职务,刺史印绶等行政物件全部停用。
  
  之所以如此,就是为了防止徐州人串通一气。
  
  其办事效率之高,行动速度之快。
  
  打了徐州所有高层一个措手不及。
  
  当夜,
  
  姜维坐镇刺史府,灯火通明。
  
  忽有士卒来报:
  
  “禀将军,徐州平准令陈应闻风潜逃!”
  
  姜维合上书,轻笑道:
  
  “……不必追了。”
  
  “他必是往洛阳寻其兄长相护去了。”
  
  副将担忧说道:
  
  “若陈首相出面力保,恐怕就不是我们能够处置的了的了。”
  
  “……那不是你我该虑的。”
  
  “我等只是奉相府命令办事,至于首相那边,还是听相府怎么安排吧。”
  
  姜维提笔疾书。
  
  “即刻将一干人犯押送洛阳。”
  
  “记住,分批押送,每批相隔半日。”
  
  腊月三十,洛阳城白雪皑皑。
  
  陈府张灯结彩,婢仆穿梭往来,正预备除旧迎新的年夜饭。
  
  陈登端坐书房,执笔撰写春联。
  
  忽闻门外脚步杂乱,族弟陈应披着满身雪花踉跄而入,扑通跪倒在地。
  
  “兄长救我!!”
  
  陈应声音发颤,面无人色。
  
  陈登搁笔蹙眉问:
  
  “元方何故如此惊慌?”
  
  “今日乃除夕佳节,有话慢慢道来。”
  
  陈应涕泪交加,将走私鲜卑之事和盘托出。
  
  言毕,
  
  书房内炭火噼啪,静得骇人。
  
  “糊涂!”
  
  陈登猛地拍案,背着手,怒不可遏:
  
  “这些年你在徐州捞的油水还少么?”
  
  “平准令一职,够你吃的了吧?”
  
  “汝如何贪心不足,竟然还敢勾结鲜卑人!”
  
  陈应叩首如捣蒜:
  
  “鲜卑人出价三倍……小弟一时鬼迷心窍……”
  
  “谁知……谁知道相府竟会插手此事啊!”
  
  徐州平准令一职,它虽然地位不高,但权力极大。
  
  陈应靠它捞油水,又仗着洛阳有首相族兄当靠山。
  
  才敢毫无顾忌地跟鲜卑人走私军供。
  
  只是没想到这次走私,居然会把事情闹得这么大。
  
  这极大出乎了陈应,甚至徐州高层的预料。
  
  “相府?”
  
  陈登白眉紧锁,“我那兄弟亲自出面过问?”
  
  听到“李相”二字,陈应更是面如死灰,抱住陈登大腿哭道:
  
  “凡落李翊之手者,向来不能全身而退!”
  
  “兄长这次一定要救救小弟啊!”
  
  陈登扶起族弟,长叹一声:
  
  “你当李子玉真为走私案出手?”
  
  “他辞相改任军职后,一直欲行军改。”
  
  “此番不过是借题发挥,要收地方兵权罢了。”
  
  陈登不愧是从政多年的老油条。
  
  仅凭一点现有信息,便判断出了此事的根本目的。
  
  道理也很简单,
  
  走私案看似是一件情形恶劣的事件。
  
  但实话实说,其对一个庞大的帝国而言,根本构不成什么负面影响。
  
  至少是绝对不至于让李翊这种级别的人物亲自下场处理的。
  
  既然李翊下场了,就说明他有别的目的。
  
  陈应愕然:
  
  “那……那小弟……小弟该怎么办?”
  
  “即刻前往交州避祸。”
  
  陈登不容置疑道。
  
  “吾会安排人打点好一切。”
  
  “岭南虽有瘴气,总好过诏狱拷掠。”
  
  “这段时间你就先在那里待着,等风头过去了。”
  
  “吾……再接你回来。”
  
  陈应大惊,抱着陈登大腿哭道:
  
  “兄长,交州乃流放之地啊!”
  
  “我陈家世代公卿,岂能去那种地方!”
  
  “糊涂!”
  
  陈登厉声打断,“若非看在你我同宗,老夫岂会冒险?”
  
  “若要性命,即刻动身!”
  
  见陈应仍犹豫,陈登取出一迭地契:
  
  “你在徐州的产业,老夫会派人处置。”
  
  “这些银钱分作十批,经不同商号汇往交州。”
  
  “待风头过去,再作计较。”
  
  言外之意,陈登会帮陈应转移财产。
  
  忽闻门外传来急促马蹄声。
  
  老管家慌张入报:
  
  “家主,相府卫队往这边来了!”
  
  陈登当即取过早已备好的行囊塞给陈应。
  
  “后门备有快马,直出南门,自有人接应。”
  
  又从怀中取出一枚令牌:
  
  “此乃交州士燮信物,见之如见太守。”
  
  陈应发现兄长将诸事安排得井井有条,才知道他不愧是当了二十多年淮南王的人。
  
  这人脉、这资源确实比自己牛太多。
  
  陈应还要再说,被陈登推至门外:
  
  “记住!我不主动联系你。”
  
  “你不得擅自与洛阳通音信!”
  
  雪夜中,陈应策马南奔。
  
  不过半盏茶功夫,太史亨率相府卫队叩开陈府大门。
  
  “陈公,”太史亨拱手为礼。
  
  “奉相府令,请贵府陈应过府一叙。”
  
  太史亨乃太史慈之子。
  
  也是朝中子凭父贵的代表,官至越骑校尉。
  
  在相府中统领卫队。
  
  陈登坦然道:
  
  “……太史校尉来迟了。”
  
  “舍弟半月前已往交州公干,怕是赶不上年夜饭了。”
  
  太史亨目光微动,终是躬身道:
  
  “既如此,下官告退。”
  
  待相府人马离去,陈登独立庭中,任雪花落满肩头。
  
  老管家上前帮陈登掸雪,低声问:
  
  “家主,二爷此去……”
  
  “祸福难料啊。”
  
  陈登望着南天叹息,“相府借走私案整顿徐州,下一步怕是就要动兵权了。”
  
  “传话下去,开春后所有陈家子弟收敛行止,莫要撞在刀口上。”
  
  除夕夜的钟声响起,洛阳城中爆竹声声。
  
  掩盖了多少暗流汹涌。
  
  与此同时,相府内亦是张灯结彩。
  
  暖阁内炭火融融,麋贞、袁莹、甄宓、吕玲绮四位夫人正带着子女们布置筵席。
  
  李仪正踮着脚挂红灯笼,李治、李平兄弟帮着摆放餐具。
  
  “父亲来了!”
  
  不知谁喊了一声。
  
  但见李翊身着常服步入暖阁,眉宇间还带着几分公务劳顿的疲惫。
  
  众人正要行礼,李翊摆手笑道:
  
  “今日家宴,不必拘礼。”
  
  正要入座,忽见太史亨披雪而来,在廊下欲言又止。
  
  李翊示意近前:
  
  “这里都是吾家人,有事但说无妨。”
  
  太史亨乃低声道:
  
  “禀相爷,末将奉命去捉拿陈应。”
  
  “谁知其已经潜逃去岭南了,是否要派人追拿?”
  
  虽然李翊辞去了首相一职,但他仍保留了相府权力。
  
  所以手下人依然习惯以“相”相称。
  
  汇报完毕,阁内顿时寂静。
  
  李治忍不住插话道:
  
  “父亲,岭南是诸葛孔明故地所在。”
  
  “其今虽然已经离职,但毕竟还有一定影响力。”
  
  “不妨令交州刺史蒋琬出面,将之逮捕。”
  
  言下之意,诸葛亮是李翊的小弟,蒋琬又是诸葛亮的小弟。
  
  小弟的小弟,吩咐其做事也是应该的。
  
  这也是汉末三国常见的套路。
  
  不需要控制住每一个人,只需要控制他们的老大就可以了。
  
  比如许褚。
  
  许褚的部曲都是宗族,特殊的时代产生特殊的血缘纽带。
  
  使得这些宗族子弟只听命于许褚一人。
  
  对此,曹操不需要一个一个收买人心,他只要让许褚保持对自己的忠诚那就足够了。
  
  控住住许褚就等于控住他的小弟。
  
  同理,交州远在岭南。
  
  虽然其名义上需要听洛阳的。
  
  但考虑到地理交通问题,中央对其的控制力其实是非常薄弱的。
  
  你下达吩咐一个命令,岭南不管怎么回应,都可以找一个还说得过去的借口。
  
  而你中央却又不好查验,来回一趟,费时费力,还费钱。
  
  所以像岭南这种偏远的、特殊的区域,一般都会派品性好值得信任的人去。
  
  能力反而是其次。
  
  如果要看能力的话,那中央直接选士燮就可以了。
  
  因为士燮能力其实是非常强的,把交州治理得很好。
  
  但代价就是交州完全姓士了。
  
  所以诸葛亮再离开交州后,坚持保举蒋琬做交州刺史。
  
  刘备与李翊也都同意了。
  
  以汉朝之地大物博,比蒋琬能力强的人一大把。
  
  但蒋琬这个人最大的优点,就是“乖”。
  
  历史上的蒋琬就是一个典型的“乖宝宝”人设。
  
  他不惹事,不生事,坚决拥护前领导诸葛亮的一切政治主张。
  
  虽然这样的人缺乏自我创新,与向上开拓的想法。
  
  但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,那就是非常的稳。
  
  堪称汉末小曹参。
  
  只有这样的人留在交州,中央才能加强对岭南的控制力。
  
  否则,岭南很容易独立出去,或者像士燮交州那样名存实亡。
  
  所以,李治认为陈应虽然逃去了岭南,但目前朝廷对岭南控制力还比较强。
  
  依然可以将之逮捕。
  
  对此,李翊却持不同的意见。
  
  “不必了。”
  
  李翊拈起一枚蜜饯,“陈元龙既安排族弟去岭南,自有他的体面。”
  
  “我等又何必赶尽杀绝?”
  
  “做人留一线,凡事好见面。”
  
  李平蹙眉:
  
  “可徐州贪腐之事……?”
  
  “世道本就如此。”
  
  李翊轻叹一声,“永远如此。”
  
  “你等记住,可怀正义之心存于世。”
  
  “但若执着绝对正义,便是痴人了。”
  
  他环视子女们,“在这政治染缸里,有时你不得不说不愿说的话,做不愿做的事。”
  
  “否则你既保不住自己,也保护不了别人。”
  
  李治若有所悟:
  
  “父亲是说,辽东走私案另有所图?”
  
  李翊颔首:
  
  “且等姜伯约回报。”
  
  忽对太史亨笑道:
  
  “汝便留下一起用膳吧,添双筷子的事。”
  
  麋贞忙令侍女添座布筷。
  
  太史亨推辞不过,只得侧身坐下。
  
  李翊亲自为他盛了碗热腾腾的羊肉羹,李平则为其布菜劝酒。
  
  ……
  
  七日后,
  
  洛阳城积雪未消。
  
  姜伯约押解着许耽、章诳等三十余名犯官抵达相府时。
  
  李翊正在庭院中教幼子李泰堆雪人。
  
  “相爷,”姜维风尘仆仆,“人犯俱已带到。”
  
  李翊拍拍手上积雪,看了眼镣铐加身的许耽:
  
  “……带去廷尉府。”
  
  “告诉陈长文,三日内我要见到供状。”
  
  廷尉大牢阴冷潮湿。
  
  陈群望着卷宗眉头紧锁,忽闻狱卒惊呼:
  
  “许耽撞墙了!”
  
  待救醒时,许耽惨笑道:
  
  “陈廷尉,给个痛快吧。”
  
  陈群屏退左右,低声道:
  
  “你若如实招供,或可保全家族。”
  
  许耽目光闪烁:
  
  “我要见李相。”
  
  翌日,相府书房。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和离后,神医王妃野翻全京城 十八道金牌追令,开局混沌道体! 越界心动 Apop之我在首尔当外教 NBA:开局满级力量,库里被我惊呆了 娇软美人在末世封神了 龙族:从西游记归来的路明非 赘婿出山 泥泞 股神传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