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2章 大明为何会变成这样? (第2/2页)
“可如今呢?”朱由校的指尖沿舆图缓缓南移,最终停在辽东半岛的一隅之地,语气里满是沉郁与痛心,
“只剩下这辽东尺寸之地,连赫图阿拉这样的建奴老巢,都成了我大明的心腹大患!列祖列宗打下的疆土,就这样一代代缩水,何其可悲!”
他转向群臣,目光如炬:“读书人皆言辽东苦寒,可谁真正踏遍过辽河平原?那黑土沃野,比之江南圩田毫不逊色,只需兴修水利、疏通河道,引辽河水灌溉,不出三年,此处便是取之不尽的粮仓!”
“建奴不过数万部众,能在此屯田养兵、打造精锐八旗,难道我大明万万子民,反倒不如他们能吃苦、会种田?”
这话如重锤砸在众臣心上,孙承宗再也按捺不住,上前一步躬身行礼,声音带着激动:
“陛下所言极是!永乐年间,奴儿干都司下辖百余卫所,边军与流民在此开垦荒田,岁入粮草可支辽东军需,无需关内调拨。只是后来……”
“后来便丢了!”朱由校接过话头,语气满是痛心,“奴儿干都司丢了,河套平原丢了,关西七卫也丢了!有人说‘苦寒之地无用’,有人说‘蛮夷之地难管’,说到底,是我大明丢了开拓的锐气,丢了太祖成祖的血性!”
“至于那帮腐儒所谓的‘无教化之地’?”朱由校冷笑一声,声音陡然拔高,“简直是屁话!”
“我华夏先祖,起初不过蜷缩中原一隅,四面皆为蛮夷,何来今日之疆域?从黄河流域到长江南北,从河西走廊到岭南百越,靠的不是老天赏饭,不是蛮夷馈赠!”
“是黄帝战蚩尤、是秦皇扫六合、是汉武拓西域、是成祖下西洋——是一代代华夏先民抛头颅、洒热血,一刀一枪开拓出来的,是列祖列宗踏遍荆棘、披星戴月,用血汗浇灌出来的?”
“可看看现在的大明!”他猛地顿足,帐中烛火都随之一颤,“锐气没了!骨头软了!遇着边患,先想妥协;见着问题,先怕艰难。说什么‘教化不及’,当年张骞通西域时,西域诸国何尝不是‘化外之地’?
河套的牧场能养骑兵,辽东的沃土能育万民,哪一样不是养民强军的根本?说到底,是忘了太祖爷‘驱逐胡虏,恢复中华’的壮志,忘了成祖爷五征漠北的雄气!”
帐中重臣皆面露愧色,熊廷弼早年巡守辽东,深知此地价值,却也因朝堂掣肘、军户逃亡,只能守着残破卫所苦撑,此刻听陛下直言,只觉喉间发紧。
“朕近日总在想,大明为何会变成这样?”朱由校的语气稍缓,却更添沉重;
“昔日建国之初,人口不过三千万,耕地却有850万顷,尚能应对残元反扑、百废待兴;而今两百年过去,大明人口早已破万万之数,耕地反倒缩减至600多万顷,赋税更是年年亏空——这意味着什么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