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篇文学

字:
关灯 护眼
通篇文学 > 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 > 第283章 远东都督府

第283章 远东都督府

第283章 远东都督府 (第1/2页)

他自问自答,声音带着一丝冷冽:“意味着朕有无数子民无地可耕,只能在饥饿边缘挣扎!他们或沦为豪强佃户,忍受五成甚至七成的租子;或卖儿鬻女,眼睁睁看着骨肉分离;更有甚者被逼得典妻卖屋,最终家破人亡!”
  
  “这不是天灾,是人祸!是豪强兼并、是吏治腐败、是朝堂只知守成,不知开拓!”
  
  “所以,开疆拓土不是朕的私心,是大明的活路!”朱由校猛地提高声音,烛火微微摇曳,
  
  “朕想要的大明,不是偏安一隅、苟延残喘的大明!不是看着子民饿死、看着疆土丢失,只会妥协退让的大明!
  
  朕要的,是能让万万子民有田种、有饭吃的大明,是能让列祖列宗的旗帜重新插遍东北、西域的大明!是能让‘大明’二字,成为四海八荒都敬畏的名号的大明!”
  
  他走到帐中央,目光缓缓扫过每一张震撼的脸庞,一字一句道:“有困难便去解决——水利不行,便调能工巧匠兴修;荒地难垦,便组织军民合力开拓;蛮夷不服,便以天兵慑之、以教化安抚,,让他们知华夏礼仪、认大明王化!”
  
  “从今日起,辽东要复,奴儿干都司的旧土,更要一寸寸收回来!朕要让天下人知道,我大明的锐气没丢,太祖成祖的血脉还在!这天下,从来不是靠‘妥协’守住的,是靠刀枪、靠热血、靠代代相传的开拓之心,牢牢攥在手里的!
  
  朱由校语气稍缓,眼中却多了几分深不见底的期许:
  
  “朕愿大明的每一个子孙人人如龙,胸有丘壑,心有家国。农之子不必终身困于陇亩,可凭勤勉致富;工之子不必世代拘于匠作,可凭技艺立身;即便是寒门子弟,亦能借诗书之力,为社稷谋,为苍生言。这,便是朕之愿,亦是大明之命!”
  
  帐内静得能听到呼吸声,许久,孙承宗率先跪倒在地,老泪纵横:“陛下雄才伟略,远超臣等所思!昔日奴儿干都司之失、河套之弃,皆因我等臣子守成怯懦,罪该万死!臣愿以残躯,助陛下开疆拓土,护我华夏百姓,复我大明荣光!”
  
  “臣等愿助陛下,护我华夏百姓,复我大明荣光!”熊廷弼、韩雄飞、周应春等人齐齐跪倒,声音哽咽却坚定。
  
  人总是会被时代的框架所束缚,哪怕他们是这个时代最优秀的一批人,他们一生浸淫于本朝的典章制度、边防思维,如同困在精密棋盘里的棋手,每一步都遵循着百年传承的棋理,纵有惊世之才,也跳不出时代画下的圈,
  
  而朱由校的优势在于,他知道走什么路是对的,就像一艘在大海中丧失方向的船,所有船员都在得过且过的过着每一天,而只有他知道正确的方向,而且坚定这样是对的。
  
  他知道后世的辽东,并非只有风雪与厮杀,只要兴修水利、推广农法,那片被视作“蛮荒”的黑土便能成为年产千万石的粮仓;他知道奴儿干都司的土地上,藏着无数的木材和矿产;
  
  他更知道,此刻困扰朝堂的人口与耕地矛盾,从不是“无解之题”—开拓的疆土能容纳流民,改良的农具能增产量,松动的户籍能激社会活力,这些后世早已验证的“常识”,正是此刻大明最缺的“破局之道”。
  
  诸位大臣脑中翻涌着陛下的话语,无数疑问豁然开朗:是啊,建奴能在辽东立足,大明为何不能?成祖时期能经略奴儿干,为何后世只能龟缩辽东?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和离后,神医王妃野翻全京城 十八道金牌追令,开局混沌道体! 越界心动 Apop之我在首尔当外教 NBA:开局满级力量,库里被我惊呆了 娇软美人在末世封神了 龙族:从西游记归来的路明非 赘婿出山 泥泞 股神传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