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八十七章 王战 (第1/2页)
宣室殿上。
赵王刘彭祖似是面露不解,像是完全不知道诸侯王们和中、外两朝公卿、列侯、宗室大臣目光齐聚于身的意思一样。
淮南王自绝,这天底下,生而有罪的诸侯王,就赵王殿下了。
但那虚无缥缈的罪孽之说,没有证据,谁敢说,刘彭祖就敢当廷告御状,这是诽谤!
他的赵王爵位,是孝景帝所封,难道孝景帝是在害自己的儿子吗?
既然刘彭祖不想体面,廷尉卿边通也不再留情面,“赵王殿下?”
“嗯?”
刘彭祖疑惑地望向了他,“廷尉卿有何指教?”
“指教不敢当,下官想请教殿下,抵京之后,殿下做了什么事,又见了什么人?”
“本王素喜读书,在国中时藩务繁忙,一直未能尽兴,今在长安国邸中,日夜读书而无瑕他事,至于见人,不过与本王弟、妹有几次,难道本王潜心读书、会面同胞,廷尉卿也觉得不妥?”
“下官无以为不妥,只是,下官对能让殿下日夜诵读的书深感好奇,想请殿下赐教。”
“……《淮南子》。”
“此乃反王之书……”
“……不,这是本王宗族兄弟之书。”
刘彭祖打断了张汤的话,“以道为骨,融以儒、法、阴阳、墨等诸子学说,包罗万象,为我父孝景皇帝,为当今陛下赞为瑰宝,堪称我大汉朝第一书,岂能为了些许误会而束之高阁,廷尉卿,你说这不是因噎废食吗?”
《淮南子》,是死去的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撰写的著作,成于孝景帝末年,孝景帝崩殂前,曾阅部分篇章,曰之瑰宝,当今陛下即位后,建元二年,刘安献书朝廷,深受陛下重视,藏于秘府。
你说这是反王之书,我说这是两代皇者夸赞的国之瑰宝,那么是谁错了?
王公们纷纷皱眉,赵王“诡辩伤人”的毛病又犯了。
边通不答。
刘彭祖更是嚣张,“不止本王在读,本王还让国邸中人诵读,日夜不绝,以彰我国文风。”
赵国国邸上下,人人状如疯癫,是他故意掩人耳目的行径,只有把人们的眼睛吸引到其他方面,才能不被人注意到与汉奸暗通的事。
但在这时,还成了他崇文好读的表现。
“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,马无故亡而入胡。人皆吊之,其父曰:“此何遽不为福乎?”居数月,其马将胡骏马而归。人皆贺之,其父曰:“此何遽不能为祸乎?”家富良马,其子好骑,堕而折其髀。人皆吊之,其父曰“此何遽不为福乎?”居一年,胡人大入塞,丁壮者引弦而战。近塞之人,死者十九。此独以跛之故,父子相保。”丞相公孙弘悠悠出声。
刘彭祖循声望去,皱眉道:“你说什么?”
霎时间。
大殿为之一静。
“王兄,相国所诵‘塞翁失马,焉知非福’。”胶西王刘端心生不忍,提醒道。
这可以说是《淮南子》里最著名的典故了,人生福祸,相生而循环,所以福中有祸,祸中有福,相反相生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