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四十一章 回家 (第2/2页)
“杀~”
具装甲骑的破甲锥刺穿了盾牌,将后面的士兵挑落马下,战马踏过倒地的尸体,在金军阵中横冲直撞。
一名黑甲军骑兵挥舞着马刀,一刀便将金军的长枪劈断,顺势斩下了那名士兵的头颅,鲜血溅在他的铁甲上,却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冲锋速度。
“冲啊!”
第一镇骑兵紧随具装甲骑之后,从缺口涌入金军阵中,马刀挥舞,不断收割着生命。
金军士兵彻底崩溃了,有人扔下武器转身就跑,有人跪地投降,原本的阵型荡然无存,只剩下四处逃窜的溃兵与绝望的惨叫。
队伍中间的汉世侯与士族将领们见状,脸色惨白,却还是强压下恐惧,率领着自己的私兵冲上前去。
“拦住他们,不能让北疆军突破。”
他们知道,一旦金军彻底溃败,自己这些人也难逃一死,只能拼死抵抗,期盼能稳住战局。
可刚冲出去没多远,一名亲兵便慌张地跑来,对着他们哭喊:“大人,不好了。”
“大帅……大帅带着人跑了。”
“什么?”士族将领们如遭雷击,猛地转头望向中军大营的方向。
只见那里一片混乱,完颜纲正率领着中军精锐撤离战场,朝着长安的方向疾驰而去,根本没有回头的意思。
留下的,只有数万士气崩溃的普通士兵,与被北疆军肆意屠戮的混乱战场。
“无耻!完颜纲这个无耻之徒!”
一名士族将领气得浑身发抖,手中的长枪狠狠砸在地上:“他竟然弃军而逃,把我们都当成了替死鬼。”
“完了……这下彻底完了。”
另一名汉世侯瘫坐在马背上,望着不断逼近的北疆骑兵,眼中满是绝望。
没有了完颜纲的精锐坐镇,仅凭他们这些私兵,根本抵挡不住北疆军的进攻,等待他们的,只有被俘或战死的结局。
北疆军的进攻仍在继续,具装甲骑在金军阵中横冲直撞,弓弩手不断收割着抵抗的士兵性命,骑兵则追剿着逃跑的金军。
……
烈阳炙烤着大地,战场狼藉尽显。
满地的尸体交错堆迭,金军的残破甲胄与武器散落其间。
一队队金军俘虏在北疆军的押送下,进入了临时战俘营。
更多的北疆士兵则在清理战场,救治伤兵,对北疆战死士兵的尸体进行登记掩埋。
而在战场中央的高坡上,李骁勒马立于金色日月战旗之下,望着眼前的惨状,心中却满是凝重。
冷冷的声音说道:“完颜纲倒是够狠,明知不敌,竟让这些民兵做挡箭牌,自己带着精锐溜之大吉。”
他顿了顿,目光转向长安方向:“只是不知道,他回到长安后,该如何面对那些士族。”
“毕竟统帅这些民兵的将领,大多是长安士族的子弟,如今被他当作弃子,这笔账,恐怕没那么容易算。”
“大都护说得是。”
亲卫百户张雄附和道:“这些士族本就对完颜纲不满,如今子弟战死、兵力折损,定会与他产生嫌隙,咱们或许能借这个机会,分化长安的防守力量。”
李骁点头,对着亲兵下令:“将被俘的金军将领全部带过来,我要亲自提审。”
不多时,数十名五花大绑的金军将领被押了过来。
他们大多是士族子弟,此刻脸上满是绝望与不甘。
“本都之所以还留着你们一条性命,是因为你们还有用。”
“你们若是能为我北疆拿下长安,本都便会饶恕你们和全家人的性命。”
“若是拿不下长安城,我北疆军可不会白白用粮食养着一群废物。”
李骁的话说完,这些将领们有人破口大骂,有人跪地求饶。
大部分人还是很识时务,表示愿意劝说长安城内的长辈,开城投降。
可这终归只是一步闲棋,这些人到底有多少分量,他们背后的家族在长安城中还掌握着多少军队,一切都不确定。
到了晚上,高忠义匆匆赶来,手中拿着一份战报:“大都护,此战我军共俘虏金军三万两千余人。”
“完颜纲带走的精锐以及逃进了附近的山野的士兵,约有两万多人,李东水万户正在带兵追杀完颜纲。”
听着高忠义的汇报,李骁揉了揉眉心。
这两场战争的战果是空前的,可他的脸上还是露出几分愁容:“五万多俘虏……”
此战俘虏三万多人,再加上三河镇之战俘虏的两万多,这就是五万多战俘了。
这么多俘虏,都是年轻力壮的汉子,还没经过改造,随时可能造反,必须留下足够的精锐看守。
再加上之前战争中被俘的金军、夏军战俘,俘虏数量已经达到了将近十万。
不过好在其中一部分已经经过简单改造,编制成为了北疆的民兵,也能帮着看押后来的俘虏。
但即便是如此,李骁手中可调动的兵力,已经捉襟见肘了。
可屋漏偏逢连夜雨,就在这时,锦衣卫万户张石头骑着快马赶来。
在李骁面前站定,抚胸行礼,低声说道:“大都护,紧急军报。”
“金国又从中原调派了三万援军,已经抵达潼关,不日便将抵达长安城。”
“什么?”
李骁微微皱眉,语气中满是郁闷:“真是没完没了。”
“夹谷沙宁的三万精锐刚被咱们全歼,这又来三万。”
他忍不住怒骂道:“宋国那群废物,连牵制金军主力都做不到,若不是他们在中原溃败,金国怎么会有精力调兵支援关中?”
张石头微微点头说道:“大都护,根据中原传来的最新战况,宋军两路大军已经全线溃败。”
“金军不仅收复了失地,还反攻到了长江北岸,距离临安城仅有几百里。”
“宋廷现在乱作一团,准备保卫临安,根本无力北上牵制金军。”
李骁闻言,脸色愈发阴沉,继续骂道:“这群宋猪,一点事情都不挡。”
“猪都比他们有用。”
宋军战败的原因复杂,朝堂上主和派不断拖后腿,史弥远虽被下狱,可主和派立马又推出了一个新的党魁,把宋国朝堂搞的成了一个烂筛子。
远在数千里之外的北疆都能搞到宋国朝堂的情报,更何况是金国了。
更重要的是,当年岳飞之死对宋军的影响深远,将领们兔死狐悲,变得谨慎保守,不求有功但求无过。
军队对朝廷的归属感大幅下降,早已没了岳飞时期的血性,更像是一群为了钱财而打仗的雇佣兵。
“听说宋军现在打仗,都要明码标价。”
张石头压低声音,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可思议道:“射一箭给多少钱,进军几里给多少赏,不给钱就不动弹。”
“士兵们对将领、对朝廷根本不信任,这样的军队,怎么可能打胜仗?”
“这都是宋廷自己作的。”李骁冷声摇头。
宋廷猜忌将领、克扣军饷,久而久之,士兵们自然只认钱不认朝廷。
李骁虽改变了韩侂胄的命运,让宋廷不至于立刻投降金国,可终究没能改变宋国的腐朽本质。
烂泥扶不上墙。
不过好在李骁的努力还是有用的,若不是韩侂胄还在坚持抵抗,两国已经开始议和。
没有了宋国的威胁,金国派来关中的援军恐怕就不是三万,而是十万了。”
吐槽归吐槽,现实的困境仍需面对。
李骁调转马头,朝着伤兵营的方向而去:“走,去看看伤兵。”
伤兵营设在一处废弃的村落里,帐篷连绵成片,空气中弥漫着草药与脓血的味道。
医护兵们正忙碌地为伤兵处理伤口,有的在熬煮草药,有的在为伤兵包扎。
他们手中拿着用大蒜提炼出的金玉散,涂抹在伤口上以防感染,再用干净的绷带将伤口裹紧。
看到李骁到来,一些轻伤的伤兵们纷纷挣扎着想要起身行礼,却被李骁抬手按住:“都躺着吧,好好养伤。”
他走到一名断了胳膊的士兵身边,亲自接过大夫手中的金玉散和绷带,亲自为士兵包扎:“疼就说一声,别忍着。”
士兵眼中泛起泪光,哽咽道:“大都护,俺不疼。”
“只要能跟着大都护打仗,俺就算断了胳膊也值。”
李骁心中一暖,看向士兵沉声说道:“你是个好兵,更是我北疆的勇士。”
“好好养伤,北疆还需要你。”
“本都不会亏待每一个曾为北疆流过血、出过力的勇士。”
李骁在伤兵营中待了一天,亲自为伤兵们治疗,让伤兵们切实感受到了来自大都护的关怀与恩情。
看着这些伤兵,李骁却也愈发坚定了自己的想法。
接连两场高强度大战,北疆军虽重创了关中金军,可自身伤亡也超过了五千人,将士们早已疲惫不堪。
他们东征两年,无数人升了职,也发了财,但精神和肉体上的疲惫却不是简单能缓解的。
金国能调动源源不断的军队支援关中,可北疆却不行。
一是路途遥远,兵员与粮草调动困难。
二是北疆刚打下夏国,尚未完全消化,灵州等地还没能彻底转化为后方,战争成本极高。
面对这些现实困难,李骁也不得不做出妥协。
“该回家了。”
李骁轻声喃喃,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,也带着几分释然。
这一次,终归还是没能彻底打下完整的关中。
“先守住庆阳、咸阳等地,消化关中的战果,等把灵州变成稳固的后方,再回来与金国一决高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