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六章:从来没有出现过的通用机枪 (第2/2页)
他们的供弹结构中,相对于MG42通用机枪,都多了一个拨弹滚轮带动弹链运动。
还有它们的进弹槽也相对复杂。
而相对于这种结构。
MG42通用机枪,是由枪机动作带动的斜向导轨,则是更简单,也更可靠一些。
但是在弹链选择上。
陈常在则没有选择用帆布的软弹链,或是现在很多弹链供弹机枪使用的,金属链接弹链。
他反而选择了金属链接可散式弹链。
他之所以会选择这种弹链,也是有着他的思考。
可散式弹链。
顾名思义,就是它的弹链是可分散的。
这种弹链,也是后世绝对主流的弹链。
它最早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哈奇开斯机枪上。
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,虽然也有应用,但却并不普及。
可是在后世它却几乎是一统天下。
相比较来说。
帆布弹链供弹,它的故障率太高了。
在一场战争中,想让帆布弹链持续供弹,中间不出故障。
那只能靠老天爷保佑。
尤其是使用过两三次的帆布弹链更是如此。
如果帆布弹链存放的时间长了,它还会发霉长毛。
严重的,弹链还会被突然撕断。
这样的事故,在战场上是不能被允许的。
而全金属一体式弹链。
首先不说它的重量。
如果是在卧式或是三角架式射击时,它的问题还不是那么明显。
但如果你是在抱起机枪快速前进,或是射击,或是跑动的时候。
你就会发现,那根长长的,已经没有了子弹的空弹链。
时不时的,就可能会把你给绊个跟头。
如果你想要在行进中进行射击,那么空弹链给你带来的外部惯性力量,就根本不是你能抱着机枪控制的。
这对于需要快速跟进部队的机枪手来说,可是太不友好了。
而可散式弹链就没有这个问题。
它的结构非常简单。
就是一个左右两边有着,一凸一凹的两个大半圆环的小钢片。
它们中间的链接,靠的是子弹的链接。
那个子弹,就像是坦克履带链板之间的链接销轴。
当子弹被打出去之后,这个链接也就分开了。
虽然它的缺点就是,在战斗时,它分散开的弹链链接环会散落一地。
但是这也并不是难以解决的问题。
只要在抛弹口的位置放一个筐,或是放一个麻袋。
那么这些弹壳和弹链,也就全都可以进入到收集袋里。
如果需要快速跟进部队,进行行进中射击时,机枪射手也不会受那个,多余出来的空弹链所影响。
如果战斗胜利了。
那么任何弹链节,哪怕是弹壳,都可以回收回来。
如果失败了。
那就什么都别想了。
机枪和人都可能没了,还想着什么回收弹链。
至于射速的控制,这对于陈常在来说并不是很复杂。
他完全可以通过,对导气孔活塞的压力控制来调节射速。
这也是通用机枪调节射速的通用办法。
在导气活塞室的管道上是有着大小不同的排气孔的。
通过封堵住不同的孔,就可以调节导气活塞压力室中的气压。
这样就可以最简单的,控制这挺新通用机枪的射速。
也许是灵感来了。
陈常在也不知道自己画了多长时间的图。
反正他就是在他自己的那个工作台上,不停的在画图,不停的在计算数据。
然后再根据数据,对图纸进行修改。
写写画画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。
可是窑洞外,却有一帮人人急得都要跳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