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七章 李学文:我成何应钦小弟了? (第1/2页)
“装甲兵团搜索营李学文,参加了八十八师夜间的反攻,以伤亡七人的代价,歼灭日军五十余人,炸毁八九式坦克一辆”
“其装甲连配合八十八师,八十七师,顺利完成了昨晚的预定目标,淞沪警备司令部发报来给他们请功了”
校长把电报递给何应钦,语气带着赞许:“这个李学文是谁?有些印象,但是想不起来是谁”
如果是一个普通的中校,何应钦这种级别的大佬根本不会认识。
毕竟级别差的太多,正常情况下,李学文连跟何应钦说话的资格都没有。
但是,李学文的情况,何应钦还真知道。
装甲兵团当时是徐庭瑶负责筹办的,在装甲兵团筹备时,何应钦也没少帮忙,对于李学文这样的营级军官还是有了解的。
团长杜聿明是徐庭瑶的下属,而徐庭瑶又是何应钦系统中的核心人物,属于何应钦的头号小弟。
李学文又是杜聿明的下属,这么换算下来,何应钦是李学文老大的老大的老大。
何应钦接过电报看了两眼,抬头对蒋校长说道:“委座,这个李学文,说来还是徐庭瑶向我推荐过的青年才俊。”
对于自己派系的青年才俊,有机会的话,在校长面前,何应钦还是会帮着美言几句的。
蒋校长哦了一声,示意他继续说下去。
何应钦清了清嗓子,继续说道:“委座,这个李学文是黄埔六期骑兵科的,毕业后就在教导一师的战车队服役,表现相当出色。”
蒋校长若有所思地点点头:“原来是黄埔六期的,难怪名字有些印象,但又想不起来具体是谁”
“呵呵,这小子还是您的老乡,他爷爷以前还在您家里的店里当过伙计”
蒋校长听到这话,眼中闪过一丝讶异,随即陷入了回忆。
“哦?还有这层关系?我倒记不太清了,家里以前是开盐铺的,来往的伙计不少,没想到还有这么个渊源。”
何应钦见状,连忙趁热打铁道:“是啊,委座,这李学文自小就听家里人说起您的事迹,对您向来十分敬重,投身军旅也是受您感召,一心想为国家出力。”
蒋校长微微颔首,脸上露出些许欣慰之色:“难得他有这份心,既是黄埔出身,又是我的小同乡,还立了这样的战功,确实是个可造之材。”
思索了一下,蒋校长冲着会议桌旁的作战参谋挥了挥手:“拟一道军令。”
戴着金丝眼镜的作战参谋立刻起身,双手捧着文件夹和钢笔走到蒋校长面前,随时准备记录。
“令:装甲兵团搜索营营长李学文,于淞沪会战夜间反攻中,率部奋勇作战,战绩卓著,足显忠勇,着即授予李学文三等云麾勋章,赏法币三千”
“另,谕李学文:望再接再厉,以先锋姿态配合八十八师,八十七师攻坚,若能拿下日军海军陆战队司令部,本部当再论功行赏。”
蒋校长的浙江口音在会议室里回荡,每个字都掷地有声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