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 章 未雨绸缪,先搞定大风厂的地皮 (第1/2页)
“你接着说!”赵德汉也很好奇,这土地在原剧中,它是怎么跑到蔡成功手里的。
“大风厂,最早是属于京州市工业局下属的二级单位。”
“八十年代由于企业经营不善,由当时,时任京州市副市长的陈岩石,经市政府批准,对全市几家经营不善的企业,进行尝试性的企业改制。”
“大风厂刚好在列,本来工业局应该以土地,厂房,设备作为投资入股改制后的大风厂,占比51%股权,工人群体集体出资占股49%。
但由于当时参与的人,现在退休的退休,去世的去世,中间不知道,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。
章旺年端起茶杯吨吨喝了几口茶水,看领导听的认真,抹了一下嘴上粘着的茶叶后,继续叙述:
“因为那个年代,汉东省还没有土地出让这一政策,所以工业局就退出了大风厂的这次改制中,把市政府划拨的土地,转交给了是市国资委。
条件就是由市国资委出钱,把原大风厂所欠的外债结清。
“土地转到市国资委名下管理后,市国资委又和改制后的大风厂,签署了一份二十年土地使用租赁合同”。(土地租赁超过二十年,不受法律保护)。
“租赁合同现在也早已过期,但因为时间跨度太长,这些文书资料,就被搁置在了档案室内。”
“市国资委裴主任要求我们按照工业土地价格,收到土地储备中心。”
“因为我担心和大风厂的租赁合同问题,到时候会有纠纷,把情况给裴主任述了一下苦,裴主任最终给打了一个折扣。”
“120亩,财务给他们划过去3600万,现在手续交接,变更都已经完成了。”
“先喝口水,你这么简简单单一说,其中艰辛,你肯定因为局里的这点事,跑了很多趟!”
“应该的,都是我分内工作。”
“赵局!您坐镇后方指挥,还要和那些老赖扯皮,这才是辛苦!”
“现在局里的职工谁不对您竖大拇指!”
“局里压了这么多年的坏账,您这一来,半个月功夫,今年咱们全局的经济指标已经超额完成了!”
这话没毛病,地卖出去,钱收不回来,那过年过节,奖金,福利肯定大打折扣。
国土局可不会凭空变出来土地来,土地储备中心无论从拆迁村民中购买土地,赔偿土地上附着物,(例如:果树,水井,庄稼苗这些)甚至老百姓迁个坟都要给钱的。
还有向从省国资委,市国资委,回收他们在法院法拍过来的土地,那储备中心一分都不得少给的,甚至还要给他们留下一些利润空间。
赵德汉把汉东风暴口,大风厂下边的地皮给划拉过来,那他就掌握了很多话语权。
对于丁义珍外逃空出来的位置,那距离又更近一步。
“你怎么又来了?”李达康早上在高育良办公室出了一下威风,回到办公室还没得机会找人分享,扭头就看见敲门而入的赵德汉跑来了。
“我这不是向李书记靠拢,来及时汇报工作么?”赵德汉廉不知耻,笑呵呵的回应的同时,一根华子已悄然递到李达康手指前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