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 正好都在 (第2/2页)
说是庆祝大胜,但酒席上还是不由得谈论起了政事。
“玄德,此战一共俘获三万黄巾军,你当如何?”
简雍倚着刘备,晃了晃手中的酒壶问道。
火光跳跃,映照着刘备沉静的面容。
他沉默片刻,目光扫过关羽、张飞,最后落在正埋头对付一块肉脯的牛憨身上。
“皆是苦命人。”刘备轻叹一声,声音温和却清晰,
“若非被逼到绝境,谁愿铤而走险,从贼作乱?依我之见,不如发放些口粮,遣散他们回乡务农去吧。”
“只怕没那么容易。”简雍摇了摇头,神色严肃,
“如今涿县虽胜,但幽州黄巾主力未损,褚燕仍在纵横驰骋。
这些人今日放归,难保明日不会再度被裹挟,重操干戈。”
“或许可以将其押解蓟县,让上官去解决?”刘备又问道。
“如此,这三万人性命不保矣!”简雍叹气。
刘备闻言一怔,急忙追问:“宪和何出此言?”
简雍将杯中残酒一饮而尽,反问道:“玄德,你可知此役大破五万黄巾,是何等功勋?”
他顿了顿,见刘备凝神细听,便继续道:
“此乃大功,朝廷必有封赏。
然而在上官眼中,这三万降卒非但不是功绩,反而是烫手山芋——粮草何来?如何看管?
若其再度生变,又该由谁承担罪责?”
“因此,”简雍压低了声音,“最省事的选择,便是一个‘杀’字。既绝后患,又可虚报战功,甚至……”
他没有说下去,但意思已然明了。
“杀降……邀功……”
刘备的声音低沉下去,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痛惜,“此非仁者所为,更非备之所愿。”
火光在他眼中跳动,映出深深的挣扎。他环视着他的兄弟们:
“三位贤弟,可有良策?”
“被裹挟的百姓或可宽恕,但主动从贼者,皆是悖逆之徒,不可轻饶!”
关羽抚着长须,凤眼微睁,声如沉钟。
刘备颔首道:“云长所言甚是。主动从贼者,心志已邪,若轻易放过,恐再生祸端。”
张飞想到自己开始紧张的家财,又想想这几万张嘴,提议到:
“俺看涿县豪族多爱藏奴,不如将这些黄巾发卖,以充军资!”
刘备立即摇头:
“不可。贩卖人口,岂是仁政所为?此非安民之道,实乃取祸之根。”
正当众人沉吟之际,牛憨咽下口中肉脯,忽道:“俺记得……家乡遭灾时,好多人都不是真想作恶。”
他挠了挠头,努力组织着语言,
“那些最恨黄巾的,往往就是被黄巾害得家破人亡的。不如让想报仇的加入咱们,带他们去打真正的恶人!”
此言一出,四座皆静。
简雍忽然抚掌笑道:“四将军此言,倒是另辟蹊径!”
关羽丹凤眼微眯:“四弟的意思是……择其青壮而用之?”
“正是此理。”
刘备眼中渐现光彩,“可从中择选精壮,愿留下者收编入伍,不愿者发放粮饷遣返还乡。如此既增兵力,又安民心。”
张飞恍然大悟,大笑道:“妙啊!俺怎么没想到!这样既不用杀降,又能扩充兵马!”
简雍补充道:“还需立下规矩:但凡收编者,必严明军纪;若有再犯,定斩不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