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零六章 绝不妥协 (第2/2页)
“太尉今日要为民请命,我愿奉陪到底!”
他说完这些话,其余人也都被说服了。
李盛原本主张立刻前去河东,此时也倏地拔出佩剑,靠在刘羡的剑锋上,说道:“我这条性命,早就是主公的了,不管前面是龙潭虎穴,还是刀山火海,我都会追随到底!”
有他做示范,大家也都纷纷抽出刀剑,将兵器聚在一起,形成一个圆圈,相互对视间,齐声道:“同生共死!患难与共!”
这么说罢,众人都下定了决心,原本心中还有些迷茫和忐忑,此时都彻底消散了,反倒是一阵发自肺腑的轻松。
这时候,有难民端来三盆热汤,热气腾腾的蒸汽中,大家取了湿巾擦脸。大家奔波了一日夜,身上不是血污就是污垢,真是像乞丐一样。众人清洗了一番后,热水很快就浑浊得跟泥水一般。
端汤的是几名稚童,见刘羡等人方才似乎在讨论什么,其中一人便小心翼翼地问道:“府君是要走吗?”
刘羡看了他一眼,揉了揉他的头,笑道:“还不会走,我们要打回洛阳去。”
这些孩子们闻言,立刻发出欢呼声,相互议论道:“我就说府君不会抛下我们的!”
等他们抱着热汤走后,刘羡重新注视着自己的这十来位属下,说道:“水虽然浑了,但是我们的心地通透了,接下来,要想想该怎么做了。”
“是。”
“把那个马泰给我拉过来。”既然做出了选择,眼下就要先探清敌人的虚实,而眼下刚好就有这么一个人选在。
马泰自从得知自己落入刘羡手中后,真是度日如年。
他虽忌惮刘羡的威名,但更害怕张方的手段。毕竟眼下刘羡就这么些人,怎么可能斗得过张方呢?因此他想要逃跑。可马泰随即又想到,这也不是一个好主意。先不说能不能跑脱,就算跑掉了,一个人丢了两千骑军,落到张方手里,那能有什么好下场吗?张方治军极严,是绝不会讲情面的,到时候身首分离,都已经是好下场了。
因此,马泰惶惑不已,不知该何去何从。
但等刘羡把他拉过来的时候,马泰还是表现出一副义士的神情,挺直了脊梁撇着头,好似什么都不打算开口。但刘羡只看了一眼,就知道他在装模作样。要知道真正的义士,不会太在意别人的看法,而这个人却在时不时地偷瞟自己,这说明他还怀有侥幸,在等待自己的判决结果。
想到这里,刘羡开口便给了他一个惊喜:“我可以放你走,包括你的部下。”
马泰当即摆正了身子,先是用不可置信地眼神看着他,随后喜笑颜开地说道:“太尉想通了?”
“是你想歪了。”刘羡抽出章武剑,在他脖颈上轻轻划了两下,吓得马泰汗毛倒立后,再收剑入鞘,笑道:“我是想和你打听些消息,你若回答得好,我问完了就放你走。”
“消息?什么消息?”马泰战战兢兢地问道。
“你之前和我说,长沙王生死不明,是什么意思?”
马泰本想撒谎,但眼见刘羡如刀锋般的眼神,再联想起他过往的种种事迹,立刻绝了心思,连忙坦白道:“在决胜时,长沙王虽兵败如山倒,但当时毕竟太乱了,我们也控制不住局势,使得有一些人冲回洛阳,锁了洛阳宫城。”
“长沙王也在里面?”
“不知道,我军确实没抓到长沙王,而元帅也不急着进城。他说,先好好休整一番,再和朝廷好好谈条件。”
“条件?”
“我军前来,是来清君……”马泰看了刘羡一眼,把“侧”字咽了下去,连忙改口道:“是来勤王的。这是此前李长史和我王制定的战略。李长史说,获胜以后,还是要保持朝廷的体面,不要入主洛阳,而要先保证关西的封地,然后推贤于成都王,维持与河北的同盟。”
“到那时,我王可以吞并秦凉巴蜀,彻底确立关西的霸业,再坐看朝廷与河北争斗。哪一方势弱,就暗中扶持哪一方,直到让他们斗得精疲力尽,我王再一锤定音。”
这是效仿战国时秦国的连横战略啊!好高明的战略!刘羡闻言暗自心惊:还好自己刺杀了李含,否则,他与张方一文一武结合起来,自己还真不是他们的对手。若卢子道在……
但他很快甩掉这个念头,回头问马泰道:“这么说来,张方现在反而没有入城?”
“是。”马泰低声道:“我军现在封锁了各城门,并未入城,而是遣使入宫谈判。”
刘羡闻言,心中顿时涌起一阵狂喜:洛阳宫内尚有残军,而张方又没有率军入城,当真还有转机!
现在,他只需要再验证两个猜想,就可以开始行动了。
“你们火烧洛阳的骑军,是从虎牢关来的吧?”
马泰一愣,抬头看了一眼刘羡,随即低头承认道:“是这样。”
果然如此!刘羡原本还纳闷了,张方东面的骑军究竟是哪里来的。但后来一想,张方曾派一支骑军夺取了虎牢关,也只可能是他们了。
只是正因为这支军队封锁了虎牢关,才使得司马乂被迫与张方决战。谁会想到呢?张方居然舍得将这支骑军又抽调回来。若让人半路发现,把虎牢关夺回,那张方的封锁不就不攻自破了吗?张方真是好大的胆子!论用兵之奇诡,刘羡也有些甘拜下风了。
搞清楚了那支骑军的来源,刘羡也就确定了一个消息:虎牢关又变成了一座空城,洛阳和荥阳之间的通道,如今又通畅了!
接下来,是最后一个问题了:
“你们军中所剩的箭矢,恐怕不足五万支了吧?”
在昨日城头厮杀的时候,西军的箭矢明显出现了不足用的情况。而且今日刘羡俘虏了马泰这群人,检视他们的箭囊,发现箭矢也不过六千余支,分到每个人头上,不过三四箭而已,对于以射为本的西人来说,这实在不同寻常。因此刘羡猜测,若没有新的后勤跟上,西军的箭矢储备已经要见底了。
马泰颇为惊异地盯了刘羡一会儿,他诧异于刘羡似乎对己方知根知底,又不明白是何缘由,最后唯有点头道:“太尉说得不错,是这样。”
刘羡心中有底了,虽然胜算不大,但确实还有重头再来的机会。
那接下来的这一战,无论结果是胜是败,都将是自己离开洛阳前的最后一战。
刘羡不禁回想起金谷园后山上那个孤零零的土包,又想起老师、母亲,他在心中默念道:若真有魂灵的话,母亲,老师,索公,您们泉下有知,就在此处为我做见证吧。